drupa 係世界上數一數二大型嘅印刷展覽,大約每四年舉辦一次,喺德國嘅 Dusseldorf 舉行。場地 Messe Dusseldorf 展出面積約為 140 000 平方米,並設有 18 個展廳,有超過1600個來自52個不同嘅國家或地區嘅參展商參與。喺印前、印刷、後加工、物料供應商到智慧工業等方面嘅資訊都應有盡有,各參展單位都在場展出最新嘅印刷方案。
今年我哋 Fingerprint 參加由香港印刷業投資協會組織嘅考察團,並喺富士膠片商業創新香港有限公司嘅鼎力支持下前往德國出席 drupa,並與歐洲嘅印刷同業交流。
喺數碼印刷嘅設備方面,今次展覽各廠商似乎力拼兩個項目,分別係 B2 尺寸嘅高速噴墨機,以及 CMYK 色域以外嘅特殊色彩。首先講下 B2高速噴墨機。以往 B2 size (對開)尺寸嘅高速生產以傳統柯式印刷主導。由於使用柯式印刷技術需要製作鋅板,並需要較多嘅印前工作及機器調校,因此喺少批量生產,或者印刷頁數較多嘅書本時,平均生產成本便會較高。近年噴墨技術逐漸成熟,從生產速度、成本以及印刷質量已經趨近傳統印刷。由於具有無需製版嘅優勢,因此更適合用於每張圖像不同嘅個性化印刷、可變數據印刷;同時亦增加在書本及包裝印刷時,按需印刷 (Print on Demand) 嘅靈活性。而且近年噴墨機速度提升至比碳粉機更快,因此各大品牌都加強推出新款高性能噴墨機。另外,Fujifilm Revoria Press GC12500 嘅最大可印尺寸達到 B2,彌補過去碳粉機較少支援特大尺寸印刷嘅缺點,令到鐳射印刷嘅可塑性及實用性提高。
Canon 今期有兩部主打機,分別為 IX3200 及 IX1700。IX3200 每分鐘可打印200頁,適合卷裝紙大印量印刷。加上幾個特色令呢部機突圍而出,其中一個係印前將紙張拉直,令到紙張高低不平嘅情況減少,上墨能夠更準確均勻,避免界線模糊。另一個優勢在於加熱印刷,印前會先加熱到40度再噴墨,事後冷卻再上卷,可以令印刷成品更靚。而因為呢兩項設計,令到 IX3200 機身較大, IX1700 則細部一啲,提供多個選擇比寸金尺土嘅香港人。至於Landa,上幾屆嘅展會已經見到佢地嘅概念同埋印品,而今屆終於有實機展出,而我相信Landa嘅定位係面向高階市場。
另外,喺商業印刷應用方面,彩色印刷一般會係以 CMYK 四種原色印刷,並在調整每種色彩嘅濃度後混合成肉眼所見嘅彩色。CMYK 嘅色域可以輸出到好多我哋見到嘅顏色,但特殊色域,包括更鮮色嘅粉紅、螢光顏色及金、銀、白色、透明油等就要透過特殊色彩嚟呈現。各器材製造商均喺CMYK以外增設特別色彩。以富士為例,早幾代嘅機器已經提供金、銀同埋透明作為第五色彩,而最新嘅 A3+ 尺寸旗艦嘅 Revoria PC1120 則係提供金、銀、白、透明、螢光紅以及鮮紅,以特殊色彩大大擴闊印刷嘅色域。富士亦向我哋透露,佢地即將會提供綠色碳粉,更進一步提升印刷中嘅特殊色域。大幅面印刷方面,swissQ 嘅 nyala 亦提供螢光紅、螢光黃及橙色,進一步將螢光色彩應用喺平張紙以外嘅特別物料,印刷喺背光燈片、亞加力膠、瓦通板上,協助廣告行業製作更鮮艷亮麗嘅宣傳品,同時確保特殊印品顏色維持一致穩定。
智能工業亦已發展得十分成熟。展覽中,我哋見到大量機械臂及物聯網嘅應用,透過實時將不同機器的運作情況記錄,可以透過更好地分配資源以減少機器閒置時間。
喺展覽之外,我哋亦見識到 Canon 位於荷蘭 Venlo 機器安裝及墨水工場。由於訂單數量起伏較大,工場生產採用 Just In Time 嘅管理模式,確保生產線可按突然增加嘅訂單而加快生產。而且,工場按照不同機器生產依物料清單(Bill of Material)將數量剛好嘅零件裝勘到機器上,更容易發現安裝中嘅瑕疵。 Canon亦會喺裝勘過程中對印刷機嘅元件進行單元測試(Unit test),並要求員工在發現問題時在白板上寫出,在解決後亦要記錄解決方式,有助其他員工日後避免發生同樣問題。至於我地亦到 Canon 嘅油墨工廠。UV墨工場內隔走所有紫外光,備免墨水喺製造過程中提早固化。製作過程首先將UV墨加熱到40度再過濾,過濾後降至常温入樽。整個過程中人手部分只有開機、檢查同放樽,盡量避免人工參與過多;而且各色分別有各自嘅製作器材,唔駛每次清洗,可以避免UV墨出現污染,保持品質穩定。聽前輩講以前嘅印刷師傅個個都係「黑手黨」,長年工作過後雙手往往會沾上難以洗甩嘅黑色油墨,但現今機器已趨先進,印刷更準確大大減低整污糟雙手同衣物嘅情況,而佢地嘅油墨廠房亦係非常乾淨,亦聞唔到明顯嘅油墨氣味。
我哋亦前往德國 Essens 與當地噴畫印刷廠 Signworks 交流。負責人表示,佢地以生產藝術複製品及高質量嘅大型UV廣告為主,經營模式為B2B,而主要客戶為傢俱廠。規模雖小,但憑住優質色彩管理、做工精準,於市場獲得良好口碑。
今次drupa之旅美中不足嘅係,本來期望會有更多將人工智能、智慧工業應用於印刷嘅解決方案,但會場見到有關嘅展出唔多,而當我向標榜以 AI 協助生產、品質管理或管理生產流程嘅廠商查詢後,留意到各廠商所講嘅 AI 亦非相對廣為接受嘅 AI (例如話 machine learning, deep learning或者近年極為流行嘅生成式AI等)。近年人工智能技術出現突破性嘅進展,期望日後見到呢啲技術可以用於改善印刷生產流程,並提升印刷品嘅質素。